「政治暴力在中國及香港」講座於4月8日在台北飛地書店順利舉行,在台灣這個近來「反戰」、「反反戰」、「馬英九大陸之行」輿論不絕的時空背景下,願這個講座能讓大家有所得著。以下是講座的一些內容,分享給沒來的朋友們。
「29原則」(The 29 Principles)執行總監葉七輪指出,香港的法治情況已經與中國越來越相似,而對於中國壓迫的情況的了解會有助台灣人面對未來的恐懼,保持警醒。她也介紹了「29原則」的工作,特別是支援中國人權律師的心理健康計劃。
中國人權律師及法律學者滕彪博士進一步闡述了中國不同的政治暴力,如各種非司法監禁[1]、法外監禁[2]、未釋放「釋放」(Non-release release)[3],並指出中國的酷刑是體制性和制度化的,從城管、暴力拆遷、一孩政策、疫情時的「白衛兵」[4]、秘密警察、政治株連等,中國的政治暴力是普遍而嚴重的。隨後,滕彪博士也講述了維權運動的興起,以及人權律師被打壓的情況,包括「709大抓捕」、「1226大抓捕」、《香港國安法》後何俊仁、關尚義、郭榮鏗、鄒幸彤等律師的狀況。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助研究員陳玉潔博士引用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的論述,表示國家機器迫使人民去附和它們是為了權力的穩固、社會控制、維持一黨專政等等。她認為我們是一個「價值的共同體」,因此應該關心政治暴力。從國際層面來看,我們都相信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價值,願意一同對抗政治暴力。而從個人層面來看,我們每個人都是道德的主體,看到政治暴力時會有強烈的危機感。有些人會認為國際人權是一個離地的雲端人權,但陳玉潔博士強調每個人都可以維護這些國際人權價值,而我們也能夠感受到共同體受到的創傷。
說到創傷,漂紅樹療癒協會發起人之一、諮商心理師小葵講述了政治暴力如何掏空個人的信念、導致關係的破裂、破壞個人對身體的掌控感,並強調社交網絡的重要性。當我們面對自己無法消化的消息時,我們往往會尋求社交網絡的幫助,從而擴大我們的心理空間,也就是增加我們心理的韌性。然而,在政治暴力之下,關係的破裂加上無法言說的經歷會讓受害者無法把事情傾訴,也就無法把事情想清楚,失去心理空間。因此,心理師的目的就是透過陪伴和同感,擴大受害人的心理空間,讓他得以賦予這種身體和精神上的痛一種意義,並有活下來的感覺,記得「我沒有在那個痛裡被壓跨」。最後,小葵寄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共情和互相理解。
在問答環節,參加者都很勇躍地提問,衷心感謝各位的支持。有人問到寫信給囚中的朋友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小葵指寫信的內容並非重點,寫信的意義是讓在囚的人維持社會關係,讓他們在痛中仍可有思考能力。有人則對香港人權律師的情況、「29原則」支援的安全性有疑問。 葉七輪表示612人道支援基金案後香港的律師的確面對政治壓力,但有需要人士仍可以直接尋求律師事務所的幫忙,只是律師能否幫忙往往要視乎該律所有沒有足夠的金錢去支持他接下沒有盈利空間的政治案件。而她表明「29原則」會用安全的軟件支援中國和香港的人權律師。陳玉潔博士補充到,香港的法援改革控制了派給被告的律師,也就成為了「官派律師」,違反了被告可以聘請自己想請的律師這個基本人權。最後,有人問到療癒的方法。小葵推介了《創傷與復原》這本書。陳玉潔博士則指出政治暴力的本質之一就是使人與人之間失去信任,變得孤立,像是香港域外管轄的實施也是為了破壞海外港人與在香港的港人之間的連繫,讓海外的人怕株連到在港的親友而不敢發聲,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重新建立起聯繫。
這個講座的成功有賴於各位的參與,特別感謝滕彪博士、陳玉潔博士和小葵三位講者的分享,也感激飛地借出場地和協助活動順利進行,同文協助宣傳,匿名幫忙籌備的朋友,以及各位幫忙宣傳和出席活動。再一次感謝大家,期待下次再相遇!
延伸閱讀:
-------------------------------------------------------------------------------------------------
[1] 例如指定居所監視居住(RSDL)、強制戒毒、強制精神病治療、留置等。
[2] 例如關押到「黑監獄」(截訪、關押上訪者)、俗稱「洗腦班」的法制教育中心、集中營等。
[3] 即名義上被釋放,但仍被軟禁或監視
[4] 意指中國防疫人員